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“水下机器人”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水下行走、定位和驱动。据悉,这种能够自主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潜水员进入深达300米的海底,并能对多个目标进行精确打击。该校博士生马超群介绍说:“我们所设计的水下机器人不仅可以执行潜水员从事的水下侦察、探测等任务,还具有高度灵活性,可以根据需要转变为水下监视、水下打捞等多种角色。”
国际科技期刊《微系统与纳米技术》日前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。据介绍,这是国内外首次利用微型潜艇搭载水下机器人完成深海作业。
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“水下机器人”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水下行走、定位和驱动。据悉,这种能够自主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潜水员进入深达300米的海底,并能对多个目标进行精确打击。该校博士生马超群介绍说:“我们所设计的水下机器人不仅可以执行潜水员从事的水下侦察、探测等任务,还具有高度灵活性,可以根据需要转变为水下监视、水下打捞等多种角色。”
国际科技期刊《微系统与纳米技术》日前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。据介绍,这是国内外首次利用微型潜艇搭载水下机器人完成深海作业。